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与重要环境影响
张强, 杨金虎, 马鹏里, 岳平, 于海鹏, 杨泽粟, 王朋岭, 段欣妤, 刘晓云, 朱飙, 张红丽, 卢国阳, 王有恒, 刘卫平, 林婧婧, 刘丽伟, 闫昕旸
干旱气象    2023, 41 (3): 351-358.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3)-03-0351
摘要437)   HTML21)    PDF(pc) (9211KB)(1074)    收藏

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水汽来源匮乏,干旱是其主要气候特征。近年来随着区域降水的不断增加,中国西北暖湿化问题引起国际及国内相关领域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揭示中国西北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特征与形成机制及其重要环境效应,科学回应社会关切,研究团队利用多源融合数据,从多尺度、多维度对中国西北暖湿化问题开展全面深入研究,发现了西北湿化趋势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增强特征,且湿化正在向东扩展,本世纪内西北仍维持暖湿趋势,明确了西北陆面蒸散对气候变暖具有特殊的负反馈机制,揭示了西北湿化趋势受多因子综合驱动机制;评估了西北暖湿化对区域生态环境、水资源、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及其互馈效应;提出了应对西北暖湿化的技术对策,形成了“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与重要环境影响”系列研究成果。基于研究的重大决策咨询报告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决策支撑,成果也受到国际学界广泛关注,并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甘肃省近58 a 春末夏初旱变化特征及其对夏粮的影响
林婧婧, 申恩青, 刘德祥
干旱气象    2012, 30 (1): 77-80.  
摘要1329)      PDF(pc) (346KB)(821)    PDF(mobile) (346KB)(25)    收藏

利用甘肃省80 个气象观测站1951 ~ 2008 年的5 ~ 6 月历年降水量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河西走廊西部和陇东北部是春末夏初旱的高发区,河西走廊中东部、陇东大部、陇南东部是次高发区,陇中、甘南和陇南西部为低发区。全省春末夏初旱出现频率和干旱范围在上世纪60 年代至80 年代呈减少趋势, 90 年代至2008 年为增加趋势。干旱站数占总站数的百分比与夏粮产量为显著负相关,与夏粮受旱灾面积、粮食减产量为显著正相关。春末夏初降水量与夏粮产量为显著
正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甘肃省气候暖干化与农业干旱灾害的联系
宁惠芳, 林婧婧, 陈佩璇
J4    2010, 28 (2): 198-201.  
摘要1602)      PDF(pc) (718KB)(1873)    收藏

基于甘肃省59站的1961-2008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计算了陆面蒸散量、干燥度及线性变化率,揭示了甘肃省气候暖干化的事实,分析了暖干化及与农业干旱灾害的联系。结果指出:甘肃近48 a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干燥度呈增大趋势,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气候暖干化导致了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是农业受旱灾面积扩大,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